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

熱門電影觀後感系列第六十二集:金陵十三釵

災難片一直是電影界的一大市場,通常可以簡單的分成[天災]與[人禍]兩種災難,天災的部分不勝枚舉,有世界末日大浩劫的[2012]或[明天過後]也有感動人心詮釋災後倖存者心理的[唐山大地震]或[東京地震8.0],人禍的部分常以戰爭為題材,可能取全部的部分完整講述戰爭的經過,像[賽德克.巴萊],也可以取單獨的一個事件,像[珍珠港],當然也可以詮釋戰爭過後的重升,像日本常以兩顆原子彈的傷痛為背景來寫小說或拍電影,總可以在諾貝爾獎上拿到不錯的成績,幾乎,只要是國家,就一定有戰爭,戰爭中常有一兩次事件是最慘的,也常常會被拿出來詮釋,可能取其全貌,可能從中擷取一段,可能只是當作背景,美國的珍珠港,日本的兩顆原子彈,台灣的霧社事件,對中國來說,可能就是南京大屠殺吧,金陵十三釵就是這麼一個故事,並不取全貌,只是當背景,但也不算小品,而是在一個戰爭的悲劇中詮釋人性的光輝。

張藝謀導演給人的印象常是重視視覺華美,但在這部片中似乎較少,而是用一種對比的方式,呈現出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善兩大元素,地點主要以教堂為發生地,在戰爭中教堂象徵與殺戮相反的和平,教堂前紅十字的圖案在日軍攻入時被踏在地上成為強烈的對比,片中處處幾乎都是昏暗的色調,唯獨教堂的鑲嵌玻璃流露出五彩繽紛的光澤,似乎也代表著僅剩的何平,而從鑲嵌玻璃中的一個小洞看出去的鏡頭似乎也代表著僅存的希望,當秦淮河的妓女第一次走進教堂前的時後,敘述者就從這個小洞中看出去,鏡頭這時從一個周圍是鑲嵌玻璃的小洞中穿出去,看見秦淮河的妓女第一次來到教堂,整個畫面有種希望降臨之感,但隨後一次女學生與妓女們的吵架,一顆子彈打破鑲嵌玻璃後直指女學生的腦袋,這和平與希望的色彩瞬間散落一地,不復存在。之後,女學生正遭到日本兵欺負的時候,一顆中國兵發出來的子彈通過鑲嵌玻璃射入日本兵的後腦勺,是否也象徵著戰爭中只能用一種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同胞?鑲嵌玻璃在整片中多次出現,想帶給觀眾的感覺似乎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。

片中還有一處也是用了強烈的對比色彩,上段中提到的那中國兵後來被日本兵圍剿,雖然一打全部撐了好久,最後還是被逼到屋頂,他身上裝滿了炸彈,在日本兵的射擊下從屋頂掉下,瞬間炸彈爆炸,那樓裡的紡織布料在砲火中散了滿天,構成一幅極具張力的畫面,看史蒂芬史匹柏的[搶救雷恩大兵]可以看到血淋淋的真實情況,看這部片看到的是導演用一種反襯對比的方式來說戰爭的殘酷,開場更有用多個士兵排成一列裝滿炸彈向坦克車衝去的自殺攻擊,[中國人造不出可以對抗坦克車的武器,所以只好用最原始的方法,用人命去換]一句簡單的敘事句,卻可以讓整部片在開頭就震撼人心。

一句[傷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後庭花]一竿子打翻所有的妓女,在這個故事中,有一群妓女,決定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,證明並不是如外界常說的[婊子無情],戰爭,其實就像許多球季的季後賽,季賽打的如何,在季後賽並不會被記得,但季後賽的一球關鍵,卻往往成為後人所注目的地方,戰爭中的選擇,常也是最簡單卻也最困難的,一個犧牲與否的抉擇,影響的可能就是許多生命,季後賽的成功與否,也就是最後的結果,一個妓女雖一生都在特種行業當中,但在戰爭中做出犧牲,一舉將人生從負分便成正分,許多的士兵,傳教市似乎也是如此,可能從正便負,可能從負變正,這部片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就是拍出了人性的善與光輝,男主角原本事不關己的樣子,最後卻也盡其所能的幫助女學生,妓女們原本與女學生們吵架不合,最後卻毅然決然的為其踏上不明的路途,故事結束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地方,讓人感動,讓人記得,讓人看到人性偉大的一面,導演的功力,似乎更上層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