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李安是一個台灣導演,原來台灣人也可以拍出這麼精采的電影!]這句話絕對不是讚美,而是一種自卑感的表現,因為,當史蒂芬史匹柏拍出無論是AI或是關鍵報告之類的科幻巨作的時候,絕對不會有人說[史蒂芬史匹柏是一個美國導演,原來美國人也可以拍出這麼精采的電影],因為,拍出好電影在美國是習以為常的事,但我們不該在一開始就覺得輸人家一截,一開始就自卑,後面怎麼比?金馬獎沒得就沒得嘛,幹嘛要停辦?BBC都讚金馬是華語界的奧斯卡,我們實在不該畫地自限,總之,每次只要什麼事情扯上政治或兩岸,就變的很不理性,根本沒辦法好好談,真的很討厭,明明是一項藝術的盛會,搞成這樣害我不得不在這裡說一下,總之,我們看完少年Pi這麼outstanding的電影後,應該說句[李安拍的電影真棒,我以同樣生為台灣人為榮],這還差不多。
少年Pi的書我小學就看過了,當時書腰上寫的就是大導演李安將改拍此書為電影,等了好久,中間李安又去拍了好多作品,當然,這蟄伏了這麼多年是值得的,畢竟,如果那時候就拍,絕對不會是3D,也就不會如此精采了。當然,這部片絕對不是只以3D勝出,我倒覺得李安對故事的掌握是影評人佳評如潮的關鍵,基本上每個點都演到了,短短兩小時不到的電影,這並不簡單,像[哈利波特][魔戒]或是[達文西密碼]都常有一種小說和電影差真多的感覺,但這部片小說想說的,電影都演出來了,父子關係,人神探討,理性價值,相信奇幻等小說中主要價值觀李安一個都沒漏,加上壯闊的畫面,可說是奧斯卡獎呼之欲出了。
先說說場面的部分,所有的海景幾乎都是在台中一個三十乘七十公尺的水池裡拍的,能拍到這樣,也只能說電影是一種作夢的產業啦,但有一幕日出在海上的景我還是有一點納悶,那一幕水面完全沒有波浪,也就是平靜無波,在太平洋上這可能發生嗎?就像在隔離島那部片也有一幕是兩個人在船上講話,背景是海,但船完全沒有晃,也是令人疑惑,但除了那一幕之外,整體來說是非常好的,但船的景都是近景,可能天花板太低,場地太小,拍不出遠景吧,但已經很逼真了啦。
老虎絕對是這部片的亮點,最後那老虎的背景幾乎可以媲美朱自清的背影了,但聽說老虎完全是電腦弄出來了,有沒有找動作捕捉就不知道了,但還是做的很像,其眼神之喜怒哀樂之恍惚可見,看了真令人動容。
其實,英文小說的名字是Life of
Pi,直譯是Pi的一生,其實故事也真的就是這樣,從他出生到最終擁有一個家,這太平洋上的漂流,可說就是一個人一生的縮影,其面對的抉擇,人生的思考,許多的大問題都在這短短的一段旅程中有了呈現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科學與神可否併存這個議題,當然,電學之父法拉第很早就說過可以了,這議題還是常常被拿來討論,最終Pi說了另一個沒有老虎的故事,問哪作家相信哪一個,作家選了有老虎那個,其實,無論相信哪一個都沒有對錯,重點是相信,這個故事就是在講一個相信的故事,相信神,相信科學,相信奇蹟,許多的相信,最終,我相信這部電影一定會叫好又叫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